温度对益生菌发酵的影响
益生菌的发酵是指将大肠杆菌等益生菌置于特定条件下,通过菌体代谢过程产生的酸、酸酐、醇、气体和液体等化合物,将食品原料进行加工,并通过这些化合物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,发挥、增强等功效。然而,温度是影响益生菌发酵效果的重要因素。
适温度为37°C
研究表明,益生菌的佳生长温度一般在30℃至40℃之间。其中,大肠杆菌,是常研究的一类益生菌,其适生长温度约为37℃。
当温度高于或低于适生长温度时,益生菌的代谢活动也会受到影响。比如,当温度过高时,会增加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速度,导致活性酸酸化酶的减少,从而影响乳酸等有益化合物的生成。而当温度过低时,菌体代谢受阻,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速度变慢,导致产酸量减少。
温度对不同菌株的发酵效果有差异
益生菌的种类众多,不同菌株之间对温度的耐受情况也有所不同。比如,常用于制作酸奶和乳酸菌饮料的嗜热菌双歧杆菌,需要较高的温度(约42℃至45℃)进行发酵。而某些多酸链球菌则能够在低温下(约20℃至25℃)进行生长和发酵。
因此,在选择益生菌发酵的温度时,需根据不同菌株的属性进行选择。一般来说,37℃的温度适用于大多数菌株的发酵。
需注意温度波动对益生菌发酵的影响
除温度适宜外,温度波动对益生菌发酵效果影响也不容忽视。在制作益生菌食品时,需确保温度的稳定性。因为温度波动会导致菌体代谢异常,酸酐生成不足或过多,从而影响产品质量。
比如,在制作酸奶时,由于牛奶固体与液体之间的传热效果较差,在夏季高温时易发生“分层”,即酸奶下部过热、上部过凉,导致菌株生长、代谢速度差异增大,影响乳酸的均一性和稳定性。
结语
温度是影响益生菌发酵效果的重要因素,合适的温度可以促进益生菌代谢活动,加速酸酐、醇等有益物质的生成。因此,在制作益生菌食品时,需对不同菌株的温度敏感性进行了解,并保证温度稳定性,以保证产品质量。
如果大家刚接触益生菌不知道该买哪一款,或者想要换一个新品牌的话,这款国家运动员都在服用的卓岳宜君素是非常值得一试的。因为这款益生菌富含16种有益菌株,可以同时改善多种肠道问题。而且它的活菌添加量还是全网高水平,每条都达到了1000亿cfu,可以调整肠道的微生态平衡,促进肠道蠕动,增强肠胃健康。